• AIPal你的農業好夥伴

2021 -01 -25

陸空協作之水稻最佳收穫模式


從臺灣種植面積最高的稻作產業開始,期能逐步實踐農業智能化生產管理目標。在稻作產業中,影響稻穀價格最直接性的因素是榖粒含水量,其亦顯示穀粒之成熟狀態。

現況中,農民難以精準掌握穀粒含水量的平均變化與實際最適合的採收日期。面對多變的天氣條件,搶收已成為習慣,卻也因此讓辛苦種植的稻穀無法獲得最佳收益,缺乏系統性的判斷依據,收割機、烘乾機常需趕工消化同一時期大量的採收量。

 

由於收割後的濕穀,仍需經過烘乾及調製,才能成為一般食用的米飯,因此濕穀的含水量越高,所需消耗的烘乾成本也越高,相差1%百分比的含水量,可減少2小時烘乾時間,全台可降低30萬公噸的排碳量,相當於聯合國巴黎協議中平均5.4億碳價,並節省2.6億的燃油費,同時亦增加全台稻農17億新台幣的收益。若能量化最佳的收穫時期,即可協助稻作生產鏈上整體的生產效率與產出成果。
 

然而農業發展上,對田間資訊數據化的收集往往需仰賴大量人力資源,AIPal以具實際效益的穀粒含水量推估技術作為稻作產業邁向智慧農業的敲門磚,利用無人機與手機稻穀影像搭配AI運算模式,評估建議採收日期,使農民可即時掌握田間資訊。透過持續提升技術與合作單位推廣的支持,讓穀粒影像搜集融入栽培管理過程之中,使稻作產業栽培方法能邁向數位化管理時代,作為作物智慧化生產之標竿。

 

AIPal團隊跨域合作實踐精準農業!寒冬送低碳足跡米助老人及弱勢團體

興大AIPal團隊生產「低碳足跡米」 寒冬送暖助弱勢

興大團隊實踐精準農業 低碳足跡米助弱勢